戏曲表演专业
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
本专业招收初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学制
全日制3年。学校可以实行学分管理的弹性学制,也可以工学交替分
阶段完成学业。
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徳、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在戏曲表演、剧目大戏、折子戏、戏剧小品等方面具有较强表现能力的实用型戏曲人才。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戏曲院、团工作,也可报考戏剧类高等学府再深造学习,或者从事有关演艺行业的工作。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掌握戏曲表演的基功、武功、身段、把子等基础知识。
掌握戏曲表演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的基础知识能力。
有较强的、过硬的技术技巧,能熟练掌握戏曲服装、道具、化妆等知识,具备在舞台上刻画人物和表现能力。
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文化理论课
德育(140学时)
(1)职业生涯规划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2)职业道德与法律(140学时)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140学时)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语文(140学时)
本课程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数学(140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今后的学习、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英语(140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通修课
基功(316学时)
本课程初学进行压腿、踢腿、控腿、从脚腕到胯、腰部至肩部,头部手腕儿,全面进行软度、力度、开度及灵活性的严格训练,达到规格正,少而精,使上下肢达到协调。砸下坚实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武功(316学时)
本课程讲授武功翻滚扑跌动作技巧及腾空翻腾的形体训练,通过腰功、鼎功、虎跳、踺子、小翻、出场,包括毯技功:抢背、扑虎、吊毛、叠筋、僵尸、下高等技巧动作,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掌握技术要领,达到动作连贯协调,稳定性强。使学生具备运用高难技巧动作塑造形象和表现情绪的能力。
身段(140学时)
首先通过手、眼、身、法、步的基本形体训练来改变自然形态,达到身体协调造型优美。初级阶段以手式、脚步、山膀、圆场、打基础。中级阶段开设身段组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式动作。高级阶段通过高难度技巧动作的片段训练,达到全面协调,连贯,具有节奏感,音乐感,优美感。
把子(140学时)
本课程初级阶段以简单的刀枪基本位置、刀枪花儿、刀枪五套、徒手五套训练为主,学会各种枪花、和基本打法,做到一招一式、一闪一转,横平竖直、四面见线。肩、肘、腕、指各关节初步得到解放。
中级阶段,学习小快枪、单刀枪、大刀双刀、三十二刀、大快抢、对棍等把子。各种套路在对打中,要求动作连贯,不松不散,上下协调,脚步不乱,做到手、眼、身、法、步的初步结合,协调统一。
高级阶段,要进入部位多变、,动作繁难、节奏明快、技术性较强的对打套路训练。具体开设剑枪、对双刀、大刀双枪、锁喉、剑枪、藤牌枪、大锁喉、大刀剑等等。刀枪的对打套路,打的要快似流星,疾如闪电;刀的劈、扫、撩、削犹如车轮飞转,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棍与枪的对打,要求做到棍扫一大片,枪扎一条线。剑的撩、刺、点、拨各种招数要做到舒展大方,柔中有刚,干净利落,不乱不僵;通过难度较大的套路训练,使格斗双方配合严密,打接准确,步法清楚,动作灵活,准中求狠,快而不伤,打出情感,打出节奏,既有真实感,又具艺术性。
唱念(316学时)
唱,乃戏曲表演四功之首。本课程讲授演唱与发声的基本知识、吸收并借鉴声乐教学的科学发声方法,气息的正确运用,声带发生的原理,共鸣音的训练,吐字归韵练习等。
第一阶段,深吸慢呼,托气断音,吟诗、吟唱练习。尖团字、十三辙韵、声调、方言变正练习。
第二阶段,结合一些简单的唱段,简单的板式,例如:慢板、二八、、流水等,掌握豫剧的基本唱法与板式。
第三阶段:由简到繁,逐步深化。学习难度较大的唱段,结合乐队调弦。使学生能够掌握演唱板式变化复杂的作品,在声腔、技巧、感情、表演等方面有较好的发挥。
剧目(316学时)
剧目课是通过唱、念、做、打特有的戏曲形式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一定的生活内容。通过剧目的训练,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基本功,又有了综合的运用能力,既有规范的程式技巧,又有心理的内在体验。
第一阶段:以传统小戏、折子戏为主,教师一招一式、一字一板、一腔一调、规范教学。
第二阶段:以难度较大的武打技巧折子戏为主,提高各行当表演技巧和学生的表现能力。
第三阶段:排练一些行当齐全、唱、做、念、打并重的,传统剧目进行教学,有计划的合理安排对内、对外实习汇报演出,锻炼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切实达到课堂与舞台,教、学、演三结合的协调统一之目的。
综合实习(540学时)
通过综合实习,围绕专业通修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基本具备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应职岗位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演出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