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专业
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学制
全日制3年。学校可以实行学分管理的弹性学制,也可以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实事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身体健康的幼儿园教师。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文艺团体、娱乐场所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以及大、中、小幼儿园,从事声乐、器乐、舞蹈的表演(演奏),群众性文艺活动的辅导工作,音乐艺术的初级教学工作以及幼儿教育工作。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音乐素质和较高艺术修养,能胜任幼儿园工作。
掌握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具备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具有继续学习、深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文化基础课
德育(176学时)
(1)职业生涯规划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2)职业道德与法律(36学时)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34学时)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学与人生(36学时)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心理健康(34-36学时)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语文(210学时)
本课程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数学(245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今后的学习、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英语(210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105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体育与健康(176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专业通修课
普通话(35学时)
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发音、音变规律、发声技巧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纠正部分学生的方言,使其能说基本标准的普通话,能流利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朗读、表演。
自然科学常识(70学时)
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讲授植物、动物和生物进化的基本知识,讲授一些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和本地区的特殊生物知识,注意培养学生具有采集标本和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的基本技能。
基本乐理(140学时)
通过讲授基本乐理的内容,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以及音程、和弦等音乐基本理论知识,促进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
视唱练耳(176学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五线谱“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和简谱视唱(五线谱两个升、降号以内的视唱、简谱视谱即唱),促进演唱、演奏水平提高。做到音准、节奏准和基本情感的表达准确,能听记一般短小的曲谱。
声乐(176学时)
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懂得一般的歌唱知识,学会基本歌唱技能,并通过练唱不同风格、题材的歌曲,发展形象思维,较正确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逐步提高歌唱能力和感情表达能力。
琴法(212学时)
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键盘乐器的基本性能,掌握演奏的基本要领和基本的弹奏方法,完成一般性作品演奏。能较正确分析、处理音乐作品,具有一定伴奏能力和演奏水平。
舞蹈(176学时)
通过舞蹈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运动的一般规律。具有较好的健美体态,自然饱满的舞蹈情绪,掌握舞蹈动作基本要求,逐步达到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的一致性。掌握民族舞蹈、儿童舞蹈的基本风格及韵律特点,胜任一般舞蹈表演,并具备鉴赏舞蹈和编排简单舞蹈的能力。
音乐欣赏(70学时)
通过欣赏各种题材、风格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充实学生音乐感性的知识,培养音乐的趣味爱好,丰富音乐的历史知识,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增强音乐素养。
专业方向课
幼儿卫生保健(54学时)
讲授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幼儿卫生保健常识,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幼儿营养和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等基础知识,并注意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幼儿教育心理学(51学时)
讲授普通心理、幼儿心理和教育心理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结合幼儿教育的需要,重点讲授幼儿心理和教育的有关基础知识,使学生能认识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并据此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美术手工(70学时)
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方法,幼儿绘画技巧。
幼儿美术教学法(36学时)
掌握教授幼儿制作简单的手工方法及幼儿绘画技巧。
幼儿语言教学法(36学时)
掌握培养和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方法,并使用这些方法通过实践,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思辨能力。
幼儿音乐教学法(36学时)
掌握教授幼儿音乐的方法,即兴弹奏、舞蹈编排、合唱排练的方法。
选修课
就业与创业指导(32学时)
主要使学生了解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国家的就业政策与就业观念,职业素质、创业意识、创业品质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择业技巧等知识。
幼儿园管理(54学时)
掌握幼儿园管理的方法、手段、技巧,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工作流程。
幼儿园活动与实习指导(36学时)
通过“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园的主要课程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必备教学技能,学会设计并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教育心理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基本能力。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较为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幼儿园活动教程(54学时)
掌握幼儿活动的规律,举办适合幼儿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心智。
实习(510学时)
教育实习是幼教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
教育实习包括见习和实习。一年级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进行参观、见习,其它见习应配合各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的下学期全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