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返回 我的 信阳
首页 分享 收藏 预约报名 拨打电话

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

2023-08-25 21:08:03 198
如遇无效、虚假、诈骗课程,请立即举报
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见面交易,切勿提前支付任何费用
举报
课程详情

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位于信阳市息县城区,淮河岸边,馆内收集了大量珍贵文物,辅助于雕塑、绘画、灯光、多媒体等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立体再现了当年刘邓大军抢渡淮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震撼场景。1947年8月27日,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余人从这里突破最后一道天险——淮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序幕。


在被誉为“中华第一县”的河南息县,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至今还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些神话故事:有人说,当年有一位姓刘名邓的大能人,指挥着千军万马要过淮河,没有船,这可怎么过?刘邓不慌不忙,从腰里掏出一个红绸包,包里包的是分水珠,只见刘邓手里掐着分水珠,口中念念有词,淮水自然分成两堵墙,刘邓大军人脚不沾泥,马不湿蹄,就顺顺当当地过了淮河;也有人说,刘邓带着大军来到淮河岸边,没船没桥,这不要紧,只见刘邓在空中用马鞭一挥,淮河上立刻出现一座七彩桥,刘邓大军就是这样踏着七彩桥过的河;还有人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老天爷看淮河水挡住了大军的去路,忽然显灵,顿时狂风大作,一阵大黄风把刘邓的十几万大军吹过淮河,刮到了大别山……

当时并没有什么“分水珠”,也没有什么“七彩桥”,更没有刮什么大黄风,但这些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却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路斩关夺隘,所向披靡,英勇善战的无比敬仰和钦佩。当年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时有如神助,充满着传奇色彩,演绎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引发后人产生无尽的想像……

刘邓大军渡淮遗址大埠口渡口位于息县县城南大埠口淮河北岸渡口2公里处,古时为入楚孔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眺濮公山,西临滔滔淮河,进入大别山的咽喉之地。为永远铭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缅怀先烈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历史资源,河南省息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刘邓大军渡淮旧址,建立刘邓大军渡淮广场、纪念碑和陈列馆,以助推当地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当年亲自参与渡淮作战的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新县籍老将军李德生写来题词:“渡淮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反攻敲响国民党覆灭的丧钟!”

2005年,息县刘邓大军渡淮遗址——息县大埠口、渡淮纪念碑等红色旅游景点,被纳入信阳市“千里跃进”之旅红色旅游精品线,并被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线路景点之一。2008年11月21日,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专程来息县考察刘邓大军渡淮旧址,并指示要保护好旧址。我们深切缅怀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刘伯承元帅、邓小平同志以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当年渡淮时不怕艰难、不畏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和魅力息县工作中阔步前行!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新时代培训网看到的。
相关课程